作者:小编 日期:2025-04-21 03:35:38 点击数:
950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为乌鲁木齐大数据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目标为建设实现与自治区健康卡平台对接,完成国家级的电子健康卡管理平台搭建,实现国家和地方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跨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互认共享,为患者提供全过程、全周期的医疗服务。通过“智慧健康乌鲁木齐”微信公众号,以居民电子健康卡为主索引,逐步开展居民在全市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挂号、缴费等全流程便捷就医,实现居民看病“码通”。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包含医疗机构诊疗记录、体检防疫、疾控卫生等各类居民健康信息,实现居民健康档案查询。该业务已在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等市属17家Kaiyun官方网站医疗机构开通,截至3月27日,电子健康卡发卡量 9901926人,用卡量344616305人次。
通过智慧健康项目建设,实现患者在各医疗机构就诊时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信息共享,智能提醒核酸报告情况和新冠疫苗接种情况,为医疗机构提供涵盖近期居民诊疗、检查检验结果、用药记录等内容;在医生站提供健康档案调阅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减少重复录入;积极响应国家医保改革政策,云HIS系统支持展示国家医保编码,完成医保28项重点数据接口对接;完善远程医疗政策、服务规范和运营体系,健全基层发起、上级响应、多级联动的远程医疗协同机制,开展远程单学科会诊、多级多学科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远程医疗服务,有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临床和科研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推进医疗机构间科研协作、教学培训等业务协同,提升医学科研及应用效能,提升我市医疗卫生行业整体竞争力。
全市已接入15家二三级医院和711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数据,接入85家卫生服务中心、18家卫生院,532家卫生服务站、89家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数据。2021年5月已正式启用2.0版质控规则,各医疗机构按完成基本信息、医疗服务、电子病历3大类数据共21类指标的采集。建立医疗服务驾驶舱、公共卫生服务监管驾驶舱、建立疾病分析驾驶舱。
已实现15家二三级医院和711家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住院、检查检验信息的接入,实现全市724家基本公共卫生数据的接入,实现急救中心呼叫受理、调度指挥、突发事件、院前患者基本信息的接入,实现血液中心血站管理信息、采供血业务信息和献血者信息的接入,实现疾控中心疫苗信息数据的接入,现有数据量3.3亿余条。通过治理以上数据,建立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急救信息、血液信息、免疫规划等主题库,实现医疗服务监管、公共卫生服务监管、疾病分析监管、血液信息监管、院前急救监管等分析应用。区域协同应用已上线家二三级医院,以电子健康卡为主索引,医生可通过协同应用调阅到患者的既往诊疗信息、核酸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以健康大数据平台为载体,实现与公安、财政、医保、大数据局等部门的数据共享。综上实现医疗数据的汇集和应用。2022年4月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中心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已顺利完成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初审测评工作,3月13日-14日,我市已接受国家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月4日,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已对我委四级甲等测评结果进行公示。
已建成卫生健康综合管理平台,对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公共卫生等业务指标进行多维度精细化管理,目前已实现15家二三级医院及711家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数据及公卫数据的接入,现有数据量3.3亿余条,可开展320余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拥有平台端监管分析及移动端监管应用,可提供动态服务监管。
为提高卫生健康系统网络安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自治区各级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实施细则》,本着科学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确保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网络、计算机、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及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为原则,我委每年修订《乌鲁木齐市卫健委网络安全及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结合领导班子人员变动对市卫生健康系统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由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卫生健康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具体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和等级保护工作。
1、扩大应用范围。扩大电子健康卡平台接入范围,在原先市属二、三级医疗机构接入的基础上,向上拓展,积极与自治区医疗卫生机构对接,扩大互联互通范围。
2、推进多码协同。充分利用电子健康码900多万的注册量优势,推进医保电子凭证、电子健康卡等多码融合应用场景。
2025-01-29
2024-12-30
2025-02-27
2025-03-11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