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7-17 06:40:49 点击数:
近日,永修县三溪桥镇黄岭村村民马传鑫来到镇卫生院,不一会儿就拿着中药汤剂走出诊室。“以前头疼脑热要跑县城,现在在家门口不仅能看上专家,药价还便宜了近三成。”马传鑫Kaiyun开云满脸笑容。
这笑容的背后,是永修县建设县域医共体,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为城乡群众织密的健康“幸福网”。从县城医院到村头诊室,从药品价格到诊疗能力,一场医疗资源的“重构与下沉”,让永修群众有了“医”靠。
2024年5月,永修县总医院的牌子在晨光中揭牌,“一办七部”的办公区里,42名从各医疗机构抽调的骨干正忙着梳理全县医疗资源台账。这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而是一场打破壁垒的“医疗革命”。
最近几年,7.68亿元资金持续注入县域医疗体系:乡镇卫生院的旧楼换成了新楼,县城医院的CT设备更新换代,偏远村卫生室配齐了智能诊疗仪。更关键的是,行政、人事、财务等“六统一”管理机制落地,让原本分散的医疗资源像溪流汇入江河,形成合力。
“以前各院采购药品各管一摊,同类药品价格能差出一半。”永修县总医院药械部工作人员翻开台账,统一采购后,国家基本药物占比提升至85%,单是药械采购就省下1000万元。
今年,永修县重点建设智慧共享中药房,也是九江市首个县域智慧中药房,建成后,由智能管理系统控制的全自动煎药生产线,能够精确控制煎药的温度、时间和水量等参数,保证中药煎制标准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每一剂中药的药效,再通过物流配送网络,以最快速度送达患者手中,满足群众在家门口“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需求。
不止于中药房。远程会诊中心的屏幕上,永修县人民医院专家通过实时影像,指导滩溪镇中心卫生院医生为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里,4823条共享记录意味着群众少跑了4823趟路,省下43万多元就诊费。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县域医疗信息平台的数据流显示,今年,已有1.2万名患者通过远程诊疗解决病痛,基层诊疗量占比提升至65%。从“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模式创新,到40种药品、34类耗材谈判议价省下的600万元,技术与机制的双重发力,让医疗服务既高效又经济。
“张教授,您看这孩子的化验单……”在虬津镇中心卫生院,省儿童医院专家驻点诊室前排着长队。这是永修“点餐式”专家服务的日常——38名省内外三甲医院专家定期驻点,把门诊开在了群众“家门口”。
留住专家,更要育强“本土兵”。从2021年起,永修县将乡镇卫生院纳入全额拨款单位,工资有了保障,年轻医生卢艳晴打消了辞职念头:“现在能跟着省里专家学技术,在村里也能实现价值。”
如今的永修县,20家乡镇分院有了中医馆和发热诊室,16个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全天候运转,CT、彩超等设备在乡镇卫生院成了标配。从县城到乡村,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实现了“服务零距离”。(郑文斌、龙昌洲)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2025-01-07
2025-01-06
2024-12-29
2025-02-18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