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2-07 08:10:58 点击数:
新生命的降临,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憧憬。然而,出生缺陷如同一道阴影,悄然威胁着生命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出生缺陷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努力。近年来,恩施市以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为核心,以保障母婴安全为重点,持续加强妇幼健康体系建设,为新生命筑牢健康防线,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率。
2021年12月,省政府印发《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出生缺陷防治作为突出公共卫生问题被纳入方案。3年来,恩施市不断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防、筛、管、治、研”闭环式管理,推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目标任务全面落实,着力提高人口素质。
出生缺陷防治需要采取婚前孕前检查、产前筛查与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预防措施。恩施市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建立了以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为基础,州、省属医疗机构为骨干,民营医院为补充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并明确市妇幼保健院为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
目前,全市有1家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定点机构、两家市级产前筛查机构。全市助产机构免费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听力筛查、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实现全覆盖,帮助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听力障碍和先心病患儿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23年1月,恩施市太阳河乡的谢女士在该市一家民营医院确诊妊娠后,乡卫生院妇保人员为其进行出生缺陷相关知识宣教。
当年6月,谢女士在医院顺产一女婴。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其女儿可能存在听力障碍的风险,后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确诊为左侧中度听力损失、右侧轻度听力损失。
民大医院医护人员对谢女士及其家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为他们解答关于听力障碍的疑问,并为新生儿建立健康档案,制订个性化随访和治疗计划。
同时,太阳河乡卫生院将谢女士的女儿纳入高危儿管理,督促家属定期到上级医院治疗,加强孩子康复的依从性。基层儿保人员密切关注患儿的听力恢复情况。经过半年的干预治疗,患儿对声音有了反应。
2024年3月,家住恩施市小渡船街道航空花园小区的杨女士在市中心医院顺产一男婴。医院在孩子出Kaiyun平台官方生后采集足跟血进行新生儿五项遗传代谢性疾病初筛检查,结果提示孩子地中海贫血指标异常,复查后确诊为地中海贫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知杨女士的情况后,及时将其孩子纳入高危儿管理,监测其生长发育和疾病发展情况,定期随访,指导家长做好孩子健康管理。3个月后,孩子的体检结果显示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地中海贫血症状好转。
恩施市妇幼保健院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免费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9.06%,先心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筛查率均为99.56%。同时,为听力障碍确诊患儿佩戴助听器,为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确诊患儿进行手术治疗。
出生缺陷防治采取的“防、筛、管、治、研”闭环式管理,有效降低了儿童残障发生率。近3年,全市出生缺陷率呈逐年下降态势。
1月16日,恩施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内,传来此起彼伏的清脆啼哭。王女士看着怀里的宝宝,眼中满是温柔与幸福。她感慨道:“从拿结婚证到怀孕、再到生宝宝,各种健康宣传和检查就像给宝宝穿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让我无比安心。”
近年来,恩施市通过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宣传、强化随访管理、组织技术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等举措,从婚前、孕前、产前Kaiyun平台官方到新生儿,全流程、全方位守护新生命健康。
该市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出生缺陷防治知识,提升群众知晓率。编印《“323+”攻坚行动出生缺陷防治知识问答》发放给有需要的人群;通过义诊等活动进行出生缺陷防治相关知识宣传;开办“孕妇学校”“妈咪课堂”“儿童家长课堂”,建立孕产妇QQ群、微信群;通过乡镇妇幼专干或村医入户,对相关人群进行出生缺陷防治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出生缺陷防治意识。
同时,规范孕前咨询和孕前、孕早期医疗保健服务,指导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
为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全面推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并完善服务模式,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为孕妇进行血清学产前筛查、孕期超声产前筛查,及时为孕产妇提供咨询指导服务。
为减少先天残疾的发生,对筛查出的阳性孕妇或新生儿,及时转诊并追踪随访,形成工作闭环。对确诊的孕妇或新生儿及时干预,积极宣传救助政策,动员其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筛查机构切实做好出生缺陷患儿的随访、确诊、治疗及后续管理和干预,科学规范地开展工作。加强质量控制,乡镇儿保工作人员要在台账及《湖北省妇幼健康智慧管理系统》中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地录入新生儿疾病筛查后续随访管理服务相关内容,强化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职责。在市级以上医疗筛查机构建立筛查可疑阳性登记表,及时追踪复查结果,对确诊患儿督促治疗。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患儿及时宣传救助政策,确保患儿得到康复救助。
注重技术培训,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2024年,该市多次组织举行妇幼年报、妇女保健项目、儿童保健项目及省属、州、市医疗保健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妇幼健康服务项目培训会,并分片区到乡镇对村医进行培训,累计培训800余人次。同时,各乡镇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项目二级培训,利用每月例会的时间,以会代训对乡、村级保健员进行培训。
强化督导考核,确保监督到位。该市采取日常督导和季度考核的方法,对母婴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考核。组织相关人员随机到医疗机构现场进行业务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现场解答,督促新生儿疾病筛查落实落地。不定期登录湖北省妇幼健康智慧管理系统,随机抽查、核实平台数据,通过电话核实其真实性,杜绝造假行为。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季度组织人员进行考核,并将日常督导和季度、年底考核结果与兑现经费挂钩,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恩施市妇幼保健院负责人表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需不断努力。该市将不断探索生缺陷防治长效机制,把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出生缺陷防治领域,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让每一个新生命都能够健康成长。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管主办恩施日报社承办技术支持:恩施新闻网
2025-01-05
2025-02-02
2024-12-28
2025-01-23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