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01 11:11:50 点击数:
据佛山市政府网7月29日晚发布消息: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应急预案,结合当前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决定启动佛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一)出行前应查阅旅行保健中心的出境健康提醒及目的地卫健部门发布的健康提醒,应重点关注佛山市等正在发生暴发疫情或存在较高的基孔肯雅热感染风险的地市。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可依据此类信息判断是否应避免前往该地区。
(二)出行时宜携带含有避蚊胺、埃卡瑞丁、柠檬桉油、对薄荷烷二醇等活性成分的驱虫剂,并按照说明使用。也可使用经0.5%氯菊酯处理的衣物和装备(如靴子、袜子、帐篷),使用蚊帐、穿宽松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尽可能选择配备纱窗纱门的住宿场所。
(三)返泉后2周内做好自身健康监测。仍需预防蚊虫叮咬,避免将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等病原体带入本地,导致本土传播。返泉后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近期出行时间和地点,以尽快得到诊治,并及早实施防蚊隔离,避免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四)定期清除家庭、单位内的各种积水,清除蚊虫孳生地。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对难以清除积水的轮胎可投放双硫磷灭幼蚊。
当前,国内外个别城市出现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同时,受台风影响,泉州市近期降雨量骤增,蚊虫密度快速增长,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输入和传播风险不断加大。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7月29日,泉州市卫健委下发通知,要求即日起至10月底,在全市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每月集中一周进行。
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动干部职工、群众,开展村(社区)、单位和家庭环境卫生大扫除,核心任务是“翻盆倒罐”,清理杂物,减少室内外积水环境,铲除蚊虫滋生场所。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自行清理内部蚊虫滋生地。
以居民住宅区、老旧小区、城中村、建筑工地、废品收购站、公园绿地、农贸市场、学校、医院为重点,全面排查天台、地下室、闲置地、绿化带、贮水容器、废弃轮胎、瓶罐及各类明暗沟渠等关键点位,确保“清积水、灭蚊虫”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此外,还要抓好雨后应急Kaiyun清理。在台风及强降雨天气过后,各地要立即组织力量,对因降雨形成的各类新增积水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清理,防止形成新的蚊媒滋生环境,确保防控措施跑在风险前面。
科学实施消杀。组织专业防治队伍,选择在清晨或傍晚等蚊虫活动高峰时段,对成蚊密度较高的区域,如公共区域的绿化带、小树林、竹林、停车场、地下车库、一楼楼道等进行科学、规范的滞Kaiyun留喷洒。消杀工作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避免过度用药。作业前必须提前发布公告,提醒居民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蚊媒监测。各地疾控中心要强化蚊媒监测工作,加密对交通场站、医疗机构、学校、市场、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的蚊媒密度监测频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各地要完善应急预案,组建应急处置队伍,储备充足的消杀药品和防护物资,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持续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控知识,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社会氛围。
全方位普及防病知识。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普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治知识,特别是典型症状表现、传播途径、防蚊措施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强化个人防护意识。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提醒市民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设施,主动清理院落、阳台积水容器,屋内水培植物每周换水等,同时配合社区积极做好防蚊灭蚊等工作。
2024-12-28
2025-03-05
2025-01-02
2025-02-27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